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普通高考 > 高考交流 >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拨开“迷雾”来看你

来源:|发布时间:2014-01-01|浏览次数:

   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考试模式更改,自主招生挪后,三大联盟解体……对于今年入读新高一的学子而言,眼下真可谓是一个“多事之秋”。

  然而在种种“改革”、“瓦解”的同时,也焕发了“新生”——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下简称“综评”)拔地而起,日后将成为考量学生的另一把“尺子”。

  如何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与高校对综评的要求相匹配?学生又怎么选择相应的课程?中学该如何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向等方面做出调整?高校又该如何选择综评结果?

  拨开重重“迷雾”,让我们看清“综评”的“脸”。

  ■起点颇高

  构建内容丰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高、全、广”

  对于新高考方案中新增对高中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举措,上海教育名家、原上海中学校长、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校监唐盛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以前的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多流于形式,真正在高考中起作用的微乎其微。而这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上演了一次完美的“逆袭”。按照规定,学生的品德状况、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信息都会放入综评系统里,从这个系统能较为全面地看到一个学生的整体情况,对学生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括。但同时,这也对教育技术系统提出了要求,需要一个完备的教育系统来收录这些学生信息。

  一方面,从智育的角度来说,过去的高考以“成绩高低论输赢”,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很多优秀特质,比如像研究性学习等特性是无法来量化的,所以就无法给学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而这次改革,通过“综评系统”就可以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这些无法量化的特质等。对一个学生做出更合理的评价,高校也有更多的考量因素来录取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学生。

  另一方面,从德育的角度来说,原先的高考比较缺乏对学生的德育、社会责任、特长等评价,这次改革中的综评系统将把学生的德育、社会责任、特长等情况记录进来,内容上进行了衍生,学生的德育、潜能、研究性、个性化等特征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原来纯粹看分数的考试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也表示,从方案来看,综合素质评价被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在高考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职业生涯发展都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明年起,自主招生就将被安排到高考后进行。据了解,目前高三学子们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忙于备战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盛雅萍表示,自招挪后,初衷是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让学子们全力以赴备战高考,所以高三学子今年比较安静的表现也是正常。但是目前还尚不知道各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及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标准,所以大家普遍也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盛雅萍建议大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谋求长期的、可持续的综合素质发展方向,这样,今后无论是应对高考还是就业都会游刃有余。

  ■发展之途

  众多组合选择难,“症结”在于学生综合素质欠奉

  改革后,“小3门”选考科目、选修课等都需要新高一生自己来选择,面对众多选择,有些学生反而感觉负担很重,困惑重重,不知何去何从?

  对此,唐盛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他认为以前的教育体制基本没有给学生提供很多选择机会,这应该是我国传统教育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个弊端。作为一个人,在他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作出判断,这是一个基本的素质,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对选择还很难作出抉择,这对他来讲是很不利的。课程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说我们的教育除了主动地教他,还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逐渐学会选择。

  而这次改革,无论是选考科目还是选修课都会给学生提供很多的选择机会,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相信他们能作出较好的选择。他还补充说,有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对自己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是很有想法的。另外像近些年举办的职业体验季活动,通过暑假为中小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体验,让他们对很多职业有个较早的亲身体验,可以较好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等等,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可以培养他们学会正确地作出选择,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

  (下转A23)对于外界讨论的“综评”是否会流于形式的质疑,唐盛昌表示,原来的国内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考虑关注太少,这次改革则较多地关注了以前未考虑到的,以前从没有像这次改革一样重视综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更好地开展,慢慢地完善,但是这次改革却体现出了对综评工作的重视,前行的脚步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是前行的。

  而对于新高考方案中取消艺术和体育加分政策的规定,这是针对两类学生,一种是艺术类专业的,一种是有艺术特长的,估计不同高校以后会定下相应的招生标准,但不会直接挂钩分数,而是在综评里设置权重来体现,多维地考量、选择学生。

  那么,综合素质究竟怎样培养?盛雅萍表示,大同中学历来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已开设很多类似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课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针对新高考方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出台,学校还会在原有课程设置等教育体系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调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唐盛昌则建议,有条件的中学尽量多开设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先者,尤其在任上海中学校长期间,唐盛昌为上海中学的发展,特别是选修课程方面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据他介绍,上海中学规划设计了500多门多元化的选修课,“聚焦志趣、激发潜能”,关注学生志向、兴趣、潜能的匹配,给学生更多机会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兴趣。据上海中学曾做过的调查统计,该校毕业生的志趣、潜能与其未来深造方向选择趋于一致,在强化模式中高达90%多,一般的也能超过60%,比很多中学高出很多,选修课程与学生高考后选择的职业有着非常高的吻合度,减少了职业选择的弯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较大的帮助,这样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较为领先的。

  同时,针对新高考的改革方案,作为选修课程教育领域的先行者,也给目前选修课程还比较薄弱的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中学教育虽然规定以14门课为主,实际上很多国家的教育发展潮流已不局限于这14门课,打破这14门课的局限,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尽可能地多提供、开设选修的课程,这对学生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仅是局限于这些14门课的话,对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是这14门课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传统的,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需要一些新的、中学生可以接受的课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选修课程出现,让学生慢慢地接受、学习。虽然以前选修课程的成绩很难在高考中体现,但是改革后,学生的选修课程成绩将可以体现在综评中,应该说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是有帮助的。建议学校不要围绕着考试转,能以学生的整体和个性发展、素质提高为主来开设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比如上海中学的海洋课程选修课,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个性特长的挖掘很好的途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4 主办单位:山东招生招聘信息网 版权所有 网址:www.gkzsjy.cn 联系电话:15006685563
正亚方泽(山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56284号-2 XML地图 网站全程策划设计:网站建设
法律顾问:王华希律师 13031665967 薄爱萍律师 1835362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