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年的570万人参考、仅5%的考生金榜题名,到2016年的940万人参考、多省的总录取率超80%;从高考(精品课)恢复之初的奔走相告,到高校扩招带来的圆梦惊喜;从二三十年前的视“大学生”若珍宝,到如今的满街都是大学生,40年来波澜壮阔的高考画卷,将个体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交融。高等教育普及,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成为大国崛起的又一印记。 梳理40年高考的关键词,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保送生、双轨制、高校扩招、春季招生、放开年龄婚否限制、高中新课改、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网上录取、平行志愿……这样的名单,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来。包括曾短暂实施的高考预选制度在内,可以说,高考历程中的每一步改革,不同程度上都可视作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的缩影。 如高考中最重大的改革之一、贯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由 “两包”(上学国家包学费、毕业国家包分配)到双轨制并存再到完全的“两自”(上大学自己缴费,毕业后自主择业),其背后的主要动因,即是彼时国力尚弱、教育经费不足,以及市场经济发端,需要相应的人才机制与之匹配的缘故--“两包”时代的国家分配,只面向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并不包括外企和民企。1999年的高校扩招、启动市场化改革,则是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亟须扩大内需所致。 当然,除却经济社会背景牵引下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自身朝着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向进行的改革探索也从未停止。保证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考,尽可能排除人为干扰、提高录取效率的网上录取,减少高分落榜的填报志愿风险的平行志愿录取等,均是如此。在考试科目上也是这样,从初期简单的文科、理科划分,到3+2、3+x,到将来拟实行的不分文理的3+3,不停地更进,都是对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 的确,作为我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考试制度最初发源、渐渐演变而形成今天的高考,承载了太多的功能、使命和关切的目光。它既关涉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命运,也与整个教育体系的成败兴衰休戚与共;它既要充分地发挥选才之功,更须扛起教育公平、起点公平之责;它既是基础教育的指挥和引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身也受到种种因素的约束和掣肘。说不完、道不尽的高考,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今,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都启动了新一轮的招考改革实施方案:不分文理,高考科目调整为 “3科统考+3科选考”;外语(课程)实行“一年两考”;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不再“一考定终身”……新方案的诸多亮点都颇值得期待,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身,更多的只剩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已经走过40年的高考将何去何从,这块超大规模的试验田上又将结出怎样丰硕的成果,我们充满着期待。 |